即便記憶已經失去溫度,我相信也只是微涼而已。
〈微涼的記憶〉事實上是周傳雄的一首歌名,最近重聽其歌,所以想起。據說這首歌原名為「洞仙歌」,是由作詞人陳信榮特別將蘇軾的〈洞仙歌〉重新翻寫,蘇軾在詩詞裡主要表達的是時光流逝,而這首歌針對這部分的特別詮釋,讓人更有一番觸動。
往事啊,有時濃烈如火,有時冰冷如霜,然而更多時候卻輕如微風。很多時候,在夜深人靜之時,我也常常想起點甚麼,就像歌詞裡一樣,於微風襲來時任由記憶擺盪,但縱使幕幕如昨,今日早已非那些年,以為仍存著當時的熱情,其實早在歲月擺渡裡失溫。
流年更迭,誰也留不住時間。只是偶爾想著,如果在每個當時掌握了些甚麼,今日會不會有甚麼不同?但正因為世事總只能回頭望,所以過往不論美好或悲傷,現在的自己終究只能坐看記憶微涼而已。
●〈微涼的記憶〉
幾朝風雨幾朝霧
感歎只是一個句子
把最近經歷的痛都一次說出
佇立在燈火闌珊處
幽幽的歌唱和祝福
春城飛花閒不住
我們已經越過難處
再不是的是非傳說沒人記住
停留在簡單的音符
荒腔走板都是幸福
徹夜未眠 寂寥在仰望
暖風襲來 任記憶擺盪
貪杯過往 微醺的夕陽
忽然花香 葉落太短暫
夜已三更 露濕心頭上
西風不來 歎時間的傷
貪看昨日 純真的微涼
猛然憶起 流年已偷換
(轉載來自 ※Mojim.com 魔鏡歌詞網 )
●蘇軾〈洞仙歌〉
(余七歲時見眉山老尼,姓朱,忘其名,年九十餘,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。一日,大熱,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,作一詞,朱具能記之。今四十年,朱已死久矣,人無知此詞者,但記其首兩句。暇日尋味,豈洞仙歌乎?乃為足之云。)
冰肌玉骨,自清涼無汗,水殿風來暗香滿。繡簾開,一點明月窺人,人未寢,倚枕釵橫鬢亂。 起來攜素手,庭戶無聲,時見疏星度河漢。試問夜如何,夜已三更。金波淡,玉繩低轉,但屈指西風幾時來,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。
(美人的肌骨如冰雪般潔白、玉般的溫潤,自然清涼不會流下汗來,建築在池水上的宮殿晚風習來絲絲幽微的香氣瀰漫著。月光由拂開繡簾的一角照入,美人尚未就寢,橫倚靠在枕上,金釵橫插在微亂的鬢髮上。蜀主牽著花蕊夫人白淨的玉手漫步到屋外乘涼,整個庭院寂靜無聲,不時可見稀疏的流星渡過銀河。低聲問一句:“現在不知道是夜裡的什麼時候了?”原來這時夜已到了三更。月光漸漸淡了,玉繩星隨著低轉。只是屈指算一算秋天何時將來,才知道原來不知不覺,時光就這麼一年年暗中溜走。)
- May 16 Wed 2012 00:00
微涼的記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