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羽扇綸巾,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。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人生如夢,一樽還酹江月。
(滾滾長江不斷向東奔流,千年以來那些風流倜儻、英姿勃發的英雄人物已隨著滔滔浪花逝去。人們說著舊時軍營的西邊正是那三國時期周郎擊敗曹操的故地赤壁。陡峭的山崖高高插入雲霄,洶湧的浪濤拍打著岸邊一波波翻捲起彷彿千百層的雪花一般。錦繡江山美景如畫,有著多少英雄豪傑啊! 想當年小喬剛匹配周瑜的時候,周瑜英姿勃發、俊朗不凡。那搖著羽扇帶著綸巾的周瑜,氣定神閑,談笑間的指揮就將曹操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、棄甲而逃。如今神遊於昔日的古戰場,而我頭髮早已斑白,大概有人會笑我太多愁善感吧,人生就像夢一場,還是倒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!)
蘇軾這首〈念奴嬌.赤壁懷古〉正是當年蘇東坡遊覽赤壁遺跡時,一時詞性大發所作,詞中將當年英雄縱橫天下的豪情寫得淋漓盡致。一千多年了,三國的故事還是讓人津津樂道,所以三國的故事從來沒有在這世界缺席過,所以大導吳宇森才會想重拍〈赤壁〉。
吳宇森的〈赤壁〉大牌如雲,而且還有林志玲扮演的小喬,還沒上映就話題十足。一般來說,拍這種片一定要具備大場面、大氣勢,就這點來說〈赤壁〉相當成功。只是電影終究是電影,過程與劇情的處理難免與小說有誤差,幸好〈赤壁〉還算保留了內容的可看性(即使有些地方還是演自己的,跟小說或史實有的差很多~XD),但比起上回看的〈三國之見龍卸甲〉真的是好太多了。所以這一次我不提內容,倒是想談談〈赤壁〉人物塑造的部份。
三國的英雄,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。而在很多時候諸葛亮都被塑造成理性、睿智、不苟言笑的感覺,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金城武所飾演的諸葛亮有一些批評的聲音,不過我還蠻喜歡金城武所詮釋的諸葛亮的。其實赤壁之戰的時候,諸葛亮年紀很輕(老實說他出道的時候才27歲),如果我沒記錯,他比周瑜小一兩歲,當時他們都是30出頭、正值菁英的年紀。孔明為什麼都被塑造成老成,我想大概是因為他都跟叔叔伯伯混在一起(劉備、關公、張飛這些人都快可以當他爸了~~),況且還要領導他們,他恐怕也很難表現出年輕人應有的活潑;而金城武飾演的諸葛亮,帶一點點詼諧、輕鬆,有著諸葛亮那種年紀應有的態度,例如他喜歡說「略懂」、「需要冷靜一下」,見到周瑜會說他的陣法不錯只是有點過時了的話,或許感覺不夠穩重,但我覺得這樣的孔明比較有人味,而且我相信孔明應該是個可以很有趣的人(例如他還蠻喜歡不按牌理出牌的)。祇是金城武版的孔明有一點點缺點,那就是還是有略略感覺智商沒有180,智慧略有不足,ㄎㄎㄎ......
至於另一個主要人物周瑜,導演很用心表現了「曲有誤周郎顧」的周瑜,也降低不少人們原先對周瑜所有的器量狹隘之印象,對於梁朝偉的周瑜我只有一個想法─不夠英姿勃發,也就是說不夠帥(其實梁朝偉年紀也太大了~~),我想這是最大的敗筆,至於謀略才智倒是跟三國一般故事相同,反正就是比諸葛亮遜就是了。
另外想一提的就是戲中兩位女角:小喬林志玲與孫尚香趙薇,我個人是認為孫尚香表現比小喬搶眼,小喬終究還是屬於花瓶的角色(沒有她無妨,因為她的戲份真的不重要。)倒是如果不知道三國的故事看了上集還以為:孔明要跟孫尚香配對了勒~~呵呵
至於其他人,張震的孫權還ok,帶著點懦弱卻又渴望霸氣,有演出當時孫權的心情(當時是戰是和孫權可是掙扎半天);劉備、張飛恰如其分,關公很像,不過聲音就有點太嫩了,跟威猛有點不搭,還有他那把青龍偃月刀太小支,刀鋒還真像柴刀;胡軍的趙子龍果然一身都是膽,殺的螢幕血花四濺;曹操梟雄之態飽含在他的狂妄笑聲裡,雖然又抹黑他是為了小喬才揮軍南渡(好色是事實倒是)......三國英雄太多,這部片已經盡力讓每個英雄露臉,也所以片長才這麼長~~
看完後,我想這部片還是可以看看的,但是還是自己要親自讀讀三國小說唷!因為電影的情節還是經過改編,最終還是應該回歸三國史詩原貌,況且英雄還是要自己親自領會來得痛快啊~~(下集我最想看的還是諸葛亮,呵呵~~)
本片可看度:☆☆☆
本片推薦指數:☆☆☆